油坊镇关工委:泥土芬芳育新苗,红色非遗润童心
暑期以来,扬中市油坊镇关工委立足儿童成长需求,充分发挥“联”字纽带作用,创新整合乡村特色资源,精心打造“劳动实践+红色教育+非遗传承”三位一体的特色品牌。组织志愿者全程保障护航,开展“亲子共学”“家风润心”等特色活动,推动家庭教育与乡土文化有机融合,让亲子情感在共同体验中得到升华,为儿童成长营造温馨有爱的教育环境。
厚植劳动情怀
在长旺村的共享菜园,孩子们认领专属“小菜地”,参与长旺村“流苏向阳 亲子菜园”项目,在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农耕的乐趣与生命的力量,沉浸式体验劳动的价值与意义。孩子们亲手播下蔬菜种子,开启与植物的亲密对话,记录蔬菜生长的全过程,撰写观察日记,字里行间凝聚着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。收获季节来临,摘下自己种植的蔬菜,那份劳动带来的成就感,将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珍贵的记忆,让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深深扎根心底。
鸣凤村的有机亲子采摘园里,各类有机蔬菜水果长势喜人。这里定期开展的认领树苗、农业寻宝、打卡集册等趣味活动,让孩子们在农耕文化的浸润中,真切体会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”的艰辛,深刻理解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,从而学会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,涵养勤俭节约的美德。
此外,这里设置的“村史情报站”“体能训练场”及“小小勤务兵”“露天炊事班”等多处实践站点,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机会。他们可以体验杆秤称重的奇妙,在称量间领悟传统计量智慧;制作中药香囊,让芬芳药香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底蕴;用石磨研磨稻米,在研磨声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;制作皂荚手工皂,见证天然材料的神奇转变……一场场充满乡野气息的研学课堂,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。
传承红色基因
在长旺村,有一处距今已有80年历史的培根师范旧址,在这里,孩子们聆听李培根烈士的英勇事迹,在泛黄的史料中触摸历史的温度,在庄重的旧址前立下传承红色基因的誓言。一场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此开展,这里变成了一座鲜活的“红色课堂”,让革命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,让爱国情怀在互动体验中浸润心灵。
在鸣凤村方家埭的转角处,静静矗立着一座被绿树繁花簇拥的庭院,紫霞般的花穗垂落近两米,美不胜收。这便是紫藤树下的红色小院,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故事。爷爷在紫藤树下给孩子们讲述英雄故事,让红色记忆在代代相传中愈发清晰,这里也成为方家埭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,让红色精神融入乡村肌理。
感受非遗魅力
在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土地上,非遗村史馆正以一种惊艳的姿态绽放独特光彩。水利文化馆里,老农具诉说着先辈与水共生的智慧;剪纸馆中,红纸在巧手下流转出万千民俗风情;杆秤文化馆内,老秤星闪烁着诚信为本的处世哲学。新四军第五分区陈列馆内,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红色故事,每一幅图片都传递着红色共鸣,每一本书都彰显着红色精髓。当老土坯房里的非遗遇上陈列馆中的红色记忆,当乡土智慧与革命精神在此交汇,不仅让沉寂的乡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,更让青少年的乡村研学之旅变得丰富而深刻。
以非遗为载体,以德育润童心。下一步,油坊镇关工委将持续深化“三位一体”的特色模式,着力打造更具创意的儿童成长平台,建立动态儿童成长档案,让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在田园课堂和非遗体验中生动融合,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。( 陈逸帆)